顶部右侧
顶部左侧
当前位置:首页 > 摄影技巧 > 正文

正确摄影技巧,正确摄影技巧有哪些

cysgjj 发布于2024-05-15 10:43:03 摄影技巧 48 次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正确摄影技巧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正确摄影技巧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用手机拍照的正确姿势是什么?看看我这样拍是否正确?
  2. 学习摄影必须掌握的8个基础知识是什么?

手机拍照的正确姿势什么?看看我这样拍是否正确?

关于这个问题,最基本的正确“姿势”是“打开网格线”、“水平仪”等***设置,这样才能对构图有所帮助,确保在第一步得到一张好照片

所谓姿势,更多的是给别人看到的你在拍摄照片时的姿态,但相对于照片来说,这是并不重要的因素。在特殊拍摄环境下,可能你的姿势并不优美,而目的却是取景框中的“正确姿势”,相比来说这更关键。

正确摄影技巧,正确摄影技巧有哪些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对于手机拍照也好,相机拍照也好,拍摄者的姿势不存在绝对的正确与否,只存在基本姿势是否标准,这是相对于常规拍摄环境而言的。在常规拍摄条件下,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、持机姿态,是拍摄者基础素养的体现,但并不是绝对的“正确”与“错误”的关系。

就楼主发的照片而言,基本拍摄姿势是没什么问题的,随着对创作追求的升级,我们常会“被迫”***用各种姿势进行拍摄,这些也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。

手机相对于相机来说,更加轻便小巧,因此在取景上也更加便捷。现在更多相机***用了翻转屏的设计,此举也是为了特殊拍摄环境更加便利实用。所以,回到拍摄的话题上,建议养成实用网格线,视频开启水平仪等良好的习惯,这同样也是一种“姿势”。

正确摄影技巧,正确摄影技巧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楼主有用,也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,谢谢!愿大家可以在摄影这条路上多多交流!

用手机拍照的正确姿势,是以保持手机稳定为准则。

不论是竖拍还是横拍,双手握紧手机取景构图,在按下快门前,双臂要适当地紧贴在腰间,按快门时要暂停呼吸,以确保手机稳定。

正确摄影技巧,正确摄影技巧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当我们用手机或相机拍照时,都需要在按下快门的瞬间,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,这样,拍摄出的照片才不容易模糊发虚,尤其是在环境光线轻暗的现场,相机或手机不稳,在抖动、晃动的情况下,很难获取清晰画面

至于,你手持手机拍摄横幅照片的姿势是否正确?从图片表面看,看不出错误;如果按动快门时,你屏住气、双臂紧贴腰间,说明你的拍摄姿势正确;反之,是错误的,至少是不规范。

I:感谢阅读,欢迎关注!

很多人拍照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站着才好看,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7个女生拍照比较好看的站姿,每一个都很能让你一学就会,拒绝拍照尴尬,拍照好看起来,好了,大家一起学起来吧。

1、四肢要有曲线

站着拍照的时候,要特别注意四肢的协调,尽量腿和手臂都要有曲线,腿不要重叠,这样会没有曲线,可以打开双腿,配合手部姿势,这样的拍照姿势看起来不尴尬,而且会更有张力更好看。

2、脸部动作

别以为拍站姿照,脸部姿势动作不重要,其实大家也可以让脸部动作多元化起来,多试一些动作,比如正面看镜头,侧面不看镜头、抬头看天空、低头看地面、歪头闭上眼都可以的,很自然好看。



3、手部姿势

拍站姿势,你的手部姿势也要丰富起来才有意思。

应"西遇念馨"邀答!

用手机拍照的正确姿势是什么?看看我这样拍是否正确?

我家的相机📷玩过时了,现在家中有三架数码相机⬇️这平时有平板或手机,机一多了就分不出玩的时间


我在点放网友视屏时,向好多人提了拍摄的建议,有的人照片倒不错,就是层次感不好,是因为他拍照时光照度不够,或者屏幕被强光照着。

有的照片人影顶天立地,有的人影过大或过小。

有的照片模糊不清,这都是画面比例不对,抖动和取景不好。

手机拍照其实很简单,设置好自动白平衡,拍近照全身选竖屏,拍半身选横屏,屏幕中看人和景不需要象用照相机那样去瞄景,端平相机,手握机时只要不挡住镜头,与景平行和垂直,仰视和腑视过度的照片.使人景变长或变短失真,手机上影像的比例可用手指放大缩小,这相当于一个傻瓜相机。

⬇️本机拍的家中的含羞草

手机拍照不象数码机按快门,手机只要手指轻点屏幕,什么固定屏气都不要,做好准备后手指关节一弯,点到为止。

有人不懂拍视屏,都把手机竖着,他就没想想,哪部电视电影是竖屏幕?而且那画面乱抖乱转视角,看得人眼花,他就没学学看看电视画面,有的景深太过,人影小,有的头影近得顶天立地脸都变了形。有些技术可以无师自通,你多看看图片,电视,就悟出道理来了!

现在智能手机像素一般都比较高,但有很多手残党就是拍不好相片,其实拍照只要掌握一下几点要素,你也可以随手拍大片

1、光线问题。拍美好的环境,漂亮的人如果掌握不好光线,照片给人的感觉就是黯然失色,为什么专业摄影师要打灯光,其实就是给环境上色,增加饱和度。

2、角度比例问题。一般人拍照都是喜欢把希望拍的景色或者人物放在正中间,其实这样反而突出不了重点,反而把照片显得刻板而不活泼,可以把需要拍的人或物按1:3或者9:16或者3:4,这几个比例拍一下。

3、焦点问题。照片第一眼给人的感觉是什么,就像第一次见面人都会被某一个东西吸引。这个就是焦点了,想突出什么的时候一般要把背景虚化,虚化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。

这是用XR拍的家乡小麦景色


学习摄影必须掌握的8个基础知识是什么?

1、熟悉相机的基本功能设置。熟记说明书,熟练设置光圈、快门、曝光补偿、感光度、白平衡,掌握对焦测光、景深等技术;2、了解什么是主体、陪体、趣味中心;3、景别:[_a***_]、背景、远景、中景、近景、特写全景;4、构图技术:三分法、对角线、框架式、三角形、S形、开放式、对称、平衡、留白等等;5、影调与暗房技术:高调、灰调、暗调,PS后期处理;6、主题创意,创意是灵魂,是关键;7、光影:顺光、逆光、侧逆光、漫射光、自然光、人造光、倒影、投影等等;8、拍摄角度:仰视、俯视、平视等。

感谢邀请。

恕我直言,看到这个问题我自己先迟钝了一下。8个基础知识?有这么多吗?当然,如果要是拆分加硬凑的话,10个其实也不止。但是,学习摄影还是“必须”要掌握的“基础知识”……一定必须是8个吗?

所以我瞅这个问题更像是自问自答……呃。而我们这些受悟空问答官方邀请的倒像是陪着题主打酱油的。

书归正传。作为一枚快门次数超过十万次的摄影爱好者个人认为,修习摄影只需要精进两大块:一是硬件,即镜头(含机身);二是软件,即镜头后面的那个人头。

接下来我简短解释一下。

硬件这块,主要由机身和镜头两大件构成。机身的最快速度是多少?镜头的最大光圈是多少?这些您都得知道。最简单的办法,就是熟读设备的说明书。道理也很简单,不熟悉机身功能、镜头的焦段和光圈以及防抖性能什么的,可怎么拍啊?即使想拍,不知道摁哪儿……无从下手,得多憋屈啊。

说明书里有一些专业名词,是必须要熟知的。比如光圈,比如景深,比如快门速度。这是基础知识中的入门基础。这些要是不会,那这说明书就是根本看不懂的天书了。

说完了硬件的,咱们再说说软件的。

说明书您看了,都装脑子里了。接下来,咱们就应该端着相机实践了吧?于是,看到一个场景,我们想要把它记录下来。这个时候,除了琢磨光圈和快门速度,还要结合天时地利,考虑用光色彩和构图——如果说,“拍什么”是硬件,那么,“怎么拍”就是软件了。

摄影作品上升到艺术角度,必须要有美感,拍摄的时候,就得讲究用光、色彩和构图。简单地说,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就是为了让作品拍得更好看,更耐看。所以,用光、色彩、构图以及一些奇思妙想的创作灵感,都归控制镜头的那颗人头所有。修人头比换镜头更重要,人头精进了,即使镜头逊色,也一样能拍出好作品的。

摄影是一门艺术,也是一种技术。所以,要想学好摄影,就必须夯实基础。在摄影学习中,我认为有以下8个基础知识必须掌握。

1.光圈。光圈代表的是进光量的大小。光圈为F表示,常见的光圈值有1、1.4、2、2.8、5.6、8、11、16、22、32等,值越小,光圈越大,进光量就越大。

2.快门。快门代表的是进光的速度,用数值表示为8秒、4秒、2秒、1秒、1/2秒、1/4秒、1/8秒、1/15秒、1/30秒、1/60秒等,数值越大,快门速度越慢,进光量就越多。

3.景深。景深就是对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,有小景深和大景深之分。由光圈、焦距和物距三因素共同决定。光圈大,景深小;焦距大,景深小,物距大,景深小。反之,则相反。小景深可以营造虚化效果,大景深则可以让照片上的景物都清晰。

4.曝光补偿。该功能是为了弥补相机测光不准而设置的。数据相机上一般都有-2至+2共四级的曝光补偿。

5.感光度。感光度是感光材料对光线感知的一种量化数据,用ISO表示,常见的感光度的分级为ISO100、200、400、800、1600、3200、6400等,每提高一级,则感光能力增强一倍。感光度值越低,则成像质量越好。高感光度容易造成噪点,影响画质

6.安全快门速度。当快门速度减慢到一定程度时,手持相机就会产生抖动。这个最低限点的快点速度,就是安全快门速度。理论上,只要不低于这个速度,就能拍摄出清晰的照片。安全快门速度等于焦距的倒数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正确摄影技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正确摄影技巧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。
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www.dmwnw.com/post/25628.html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
随机图文
    此处不必修改,程序自动调用!
最新留言